kaiyun - 中国官方网站 - 官方登录入口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邀请国家科技奖获得者杨卫民教授作讲座

  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于4月30日下午在学校综合楼会议厅举办学术讲座。讲座特邀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原院长、国家科技奖获得者杨卫民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以“3D打印与3D复印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科技创新研究进展”为题作专题。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教师参加讲座,讲座由学院院长齐元胜主持。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邀请国家科技奖获得者杨卫民教授作讲座(图1)

  杨卫民在中系统展示了其科研团队在高分子材料智能成型装备研发、微纳结构精准调控及跨尺度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重点剖析了基于3D打印/复印技术实现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的创新方法体系。作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第一完成人,杨卫民结合自身科研实践,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智能高分子材料在航空航天精密构件、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前景,为师生带来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的精彩。

  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师生踊跃提问,就3D打印技术发展趋势、产学研合作模式等话题与杨卫民展开热烈讨论。杨卫民特别强调了学科交叉融合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深情寄语青年师生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在科研道路上保持探索精神。

  齐元胜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杨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生动诠释了‘顶天立地’的科研理念——既立足国际学术前沿,又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这种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值得我们深入学习。”齐元胜表示,本次为学院在功能性导电材料、智能油墨研发、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等特色研究方向提供了重要启示。希望全院教师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痛点,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力争在智能制造、印刷电子、kaiyun网页登录入口 开云在线智能包装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提升学院的科研创新水平。

  杨卫民,长期从事聚合物加工原理及装备低碳绿色制造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SPE(塑料工程师学会)注塑专委会主席和SPE亚洲顾问,中国塑料加工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工学会橡塑绿色制造专委会理事等、以及《Clean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期刊主编、《北京化工大学学报》副主编和《中国塑料》《橡胶工业》《精密成形工程》等期刊编委,多年来带领团队承担北京市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和重点研发计划以及校企横向合作项目6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80余件,合作发表论文70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化工出版社、Springer和Wood head出版《塑料精密注射成型原理及设备》《聚合物3D打印与3D复印技术》《Polymer 3D Printing and 3D Copying Technology》和《Advances in polymer processing from macro to nana scales 》等著作16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被授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Kaiyun科技,RFID和NFC技术方案供应商